当然,有些家长自己就是电子产品的沉迷者。褚建利认为,良好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,家长要以身示范,不要当着孩子的面长时间打游戏、刷抖音等。“在孩子使用手机前,要与孩子‘约法三章’,为电子产品的使用达成可行的规则。”褚建利坦言,生活即教育,家长要及时察觉孩子成长的变化,不断改进与孩子的交流方式。关于孩子依赖电子产品,桐乡第七中学校长屈利玲也听到过一些家长的反馈。几年前,有位男生沉迷电脑,一玩好几个小时,家长却无计可施。“信息社会,让孩子彻底远离电子产品可能不现实,如何让孩子不沉迷、不依赖是家长们要思考的。”屈利玲认为,家长做孩子的榜样,高质量地陪伴孩子,有助于家长与孩子的交流。
教师来自全国各地,平常吃住都在学校,有更多的时间与孩子相处,了解孩子、辅导孩子、关爱孩子。而且双班主任驻班,老师的办公室就设在教室里,可以近距离地观察孩子的表现,更好的了解孩子们的需求,因材施教。
如果以上办法都不行,孩子什么道理都明白,就是不爱学习不爱读书不想上学更不想写作业,那就来一个狠一点的办法:
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,家长要开始安排一些与学习有关的活动,不可放任孩子的“野”劲儿,培养他们一些学习的好习惯,快速融入到有“约束”的集体生活。
搜索标签: